12/21/2020

胡显中反右文选(五):我的简历

胡显中


    
    我在南昌心远中学读高一。由于对旧社会黑暗现实强烈不满,诉诸笔墨,发而成文。偶尔被报社的编辑看中,发表几篇豆腐块大小的短文。

贾铭反右文选(七):对右派总人数的研究

         时事沧桑,转眼间反右派60周年了。关于这次浩劫的性质、背景、人事变幻种种,许多学者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讨。在下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就是:此次浩劫共有多少人士中枪?

胡显中反右文选(四):一零五室往事追忆


何谓“105室”?就是当年在吉林大学等待平反时被学校当局安排住进招待所的房间号。在这里住的基本上都是原吉林大学的师生员工,前来申诉;在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前的临时性住所。也有个别人是已经解决甚至已经上班,由于住房尚未解决,暂住。

胡显中反右文选(三):鲁迅在一九五七年

  

鲁迅在1957年(政治讽刺小说)


    195777,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上海科学、教育、艺术和工商界的代表人士。席间罗稷南先生斗胆发问:如果鲁迅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泽东(略加思考)答: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

——引自 周海婴 著《鲁迅与我七十年》第370371,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

 

 

胡显中反右文选(二):纵论国是 兼评鸣放

 .歌功颂德与“反现状”

    我们是青年人,和过去的青年人不同,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有了共产党,有了革命的老前辈和勤劳的劳动人民,才有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过去很多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歌颂过今天美好的生活,歌颂了党的伟大,歌颂了劳动人民,这些都是合乎人情的。过去不是歌颂得太多,而是歌颂得还不够。虽然开国以来出现了很多文艺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很大一部分受了庸俗社会学的影响,犯了严重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不能动人地、深刻地反映现实社会中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艺术家、作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深刻而动人的作品,来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作家和艺术家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对他们的期望。

胡显中反右文选(一):胡风等人是反革命吗?

 

《胡风等人是反革命吗?》

 

胡显中


    
在整风期间,我写出了积压在心头多年的质疑。后来校方把本文和另外两篇文章集合编成《毒草汇编》,作为定罪的根据。平反以后,按规定应该销毁所有档案。在清理档案时,经本人请求,留下此册作为史料,由自己保管。几年以后,将原件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并获捐赠证书。

-----胡显中

12/06/2020

禅灯照舍利灵光耀燕山

              

          追思北京灵光寺演道法师圆寂 世寿69岁

 

《六祖坛经》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其实,此空灵之人生智慧,不仅是佛家法师毕生参悟之涅槃境界,也是云云众生难以企及之梦想追求。对于参禅悟道的修行者而言,或许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北京时间1129日笔者突然与一位久未联络的朋友发送微信,不意却被告知北京灵光寺演道法师于20201128日已坐化圆寂。惊悉此闻,甚感意外,不胜追思,无尽缅怀。如按禅宗境界,既然无所从来,也就亦无所去,如今法师圆寂,又何必悲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