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2025

八九民运三十六周年大辩论(三)——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零八宪章十周年


张裕供稿


刘晓波与张裕的聊天记录


刘晓波第三次发给笔者的《零八宪章》稿本,是在他上次发来后一个多小时,即2008124日晚上10时(北京时间5日早晨5时)刚过几分,笔者从Skype上又相继收到他发来的两个文件——“文本(最新).doc”首批签名者(统计).doc”

 

这次的《零八宪章》稿本与前次差别不大,很醒目地是在标题之前两行注明:“文本(最新)”和“2008129日公布,相对前稿的修改和补充部分全部标红,最主要的就是:将全文分为四部分并加了小标题,19条主张的每一条前都加了以四字概括的条目主题。文末不再包括首批签名者名单。

 

晓波说新的“首批签名者”名单是别人刚给他的,只是比上次增加了7人名字。

笔者:你的名字在前一个名单上第14位,显然是你自己排的,新名单把你提到第一应该是别人公认你贡献最大,但恐怕没想到这样也会使当局更有理由肯定你责任最大,对你更不利。

晓波:哦?我还没细看。我当然会对当局承认负最大责任,但排名还是要改过来,不能排在那些老前辈上面。

笔者:恢复于浩成先生排名第一确实最好,当局肯定不会为此追究他什么,而你无论排到第几也肯定是首当其冲被追究,但也没有必要多给当局定罪的依据。还有,新名单上多了XX,是你自己刚联系的吧?

晓波:是啊!

笔者:反应真快,我刚才说要与他用Skype通话,你就见缝插针了!

晓波(笑):我就是把文本发给他征求意见,他过了不久就回复说“同意联署”,哪象你这么啰嗦?

笔者:我做狱委救助的事,当然和你们对名单的想法不同,你们名单是争取人数增多,狱委名单要争取人数减少,不希望你们冒这类风险,一个个加上来。

晓波:找你也正是要谈风险的事。我告诉你国保说上面不批准让我们在年底聚餐的事吗?

笔者:没有呀!你两个多月前告诉我说,他们考虑让你恢复低调办,但要上面批准,此后就没再提了。什么时候通知你的?

晓波:就是前几天,我呼你不在,一忙就忘了。他们还要我别见外国记者,看来是收紧的样子。

笔者:那你们还打算开记者会发布宪章吗?

晓波:恐怕是办不成了,说不定这几天还会提前抓我们。

笔者:他们问你这事了吗?

晓波:没有问,只是提醒我不要搞事。

笔者:对了!我也是今天刚听说,正要告诉你,有人已经被打招呼不要参加什么联署。

晓波:我也听说了,不过国保没有问我这事。

笔者:那恐怕更危险,说明他们在暗中准备,不打算惊动你。

晓波:有这个可能。

笔者:已经有几百人签名,你找的人一定最多吧?

晓波:大概是!

笔者:这么多人不可能没人泄露,因此肯定是当局有意不问你,准备要搞突然袭击了。

晓波:我也是这么想,因此我也开始做这个准备了,今天找你是要交代几件事,万一我提前进去了,有的事还需要你帮忙。

笔者:唉!如果你们进去了,先就不发了吧?就象04年你和余杰被带走那次,你们答应不发就放了。

晓波:那次是还没有准备好,别的人发不了。这次只差临门一脚,哪能一吓就缩了?

笔者:你的意思是你们进去了,由我们海外的人发?但笔会网站首发不合适吧?如果被当成笔会项目镇压,国内会员就太危险了。

晓波:当然不合适,《民主中国》也不会首发。

笔者:你给网站的几个打好招呼了吧?

晓波:早就说好了。让陈奎德新办的那个《纵览中国》在10号首发,笔会网站等只是转发。

笔者:奎德的网站不错,人都在海外,你已经和他说好了吧?你是需要我帮忙统计后续的联署名单?

晓波:这倒不必,已经找了些人。你在笔会狱委要做的事多,如果万一抓人,希望你能帮忙尽快向国际笔会等人权团体报告和呼吁。

笔者:这是责无旁贷的。你是要我帮忙准备相关资料吧?宪章要找人翻译成外文吗?

晓波:主要就是这个事。林培瑞已经答应翻译成英文,不过他自己的事也忙得很,我只是请你做个后备,万一他忙不过来时,你自己或者找人分担一下,保证在10号那天发布就行。也就是说万一我9号之前进去了,你在那天与他联络一下,最好是打电话确认。中文版发布,你也最好在那天和奎德联系一下,核对一下中英文名单一致就行了。

笔者:这没问题,我可以提前把现有联署人名单先翻译好,到时候如果还要补充或调整几个也省事。还有其它事吗?

晓波:还有就是以前提过的继续提名“天安门母亲”和平奖的事。

笔者:这没有问题,提名截止期是明年一月底,材料基本是现成的。记得过去就告诉过你,2001年最早有人建议提名时,就是找方励之先生和我还有迈平一起准备的材料,后来交给全美学自联推动的。现在只用补充这几年的事迹和获奖就行了。

晓波:那就好,明年是“六四”三十周年,应该有获奖希望。

笔者:笔会会长有资格提名文学奖,你当会长时在04年提名过一次,后来你说离高行健2000年得奖太近,提华人是白提就不再提了,但到明年就是九年了,当年前苏得主最短相隔只有七年!你看是否有与六四作品相关的国内作家,在理事会建议郑义再提一次,得不到造个势也好吧?

晓波:这是好主意,反正现在不急,等宪章发表后,我征求一下国内朋友的意见,看提谁合适。

笔者:万一你进去了呢?你们首批联署人不专设发言人,但象你这样负责联络协调的,应该有人替补吧?你交代的这些事,比如刚才给的“最新文本”或许还会有文字改动,要确认最后的定稿,找不到你该找谁?江棋生是笔会副会长要避嫌吧?搞不好他自己也会进去。

晓波:是的,棋生也危险,W这几年比较低调,估计问题不大,可以找他。

……

第二天,晓波又发来了一个“首批签名者”名单,共301——有一个人名字重复,实际是300人。笔者当时一喜——新增的10人中有三位著名体制内老人加到前面,晓波则移后到第16名,但仍不由冒出一句:人越多判你越重!

晓波:那就不管它了,只要你答应在我万一提前进去后把事办完就行。

笔者:好吧!不过我还要危言耸听一下,你想过也会有不让你出来的可能吗?如果加你个颠覆罪名,是可判无期的,象对王炳章和彭明。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也很难说没这个万一。

晓波:也想过!就算是说大话吧,八九年就想过可能会死的,以后活下来都是赚的了!

笔者(叹):唉!既然你这样想,我也无话可说了!

……

 

2018129日初稿,1225日改定 (张裕提供,资料转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