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仍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时至当下,中华民族又到了复兴或沉沦临界选向的危机时刻!
回顾四十年,海内外许多学者,一直在持续思考,观察,分和探索。有的呐喊,有的沉思,有的著书立说,有的身先士卒,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坚持做不同的努力。目的就一个,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社会转型,内陆同胞实现言论、信仰及免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
上溯八十载,从延安整风和文艺座谈会开始,文字狱又开始泛滥,后从陕北蔓延至全国,不仅愈演愈烈,而且愈变愈邪。如今,在陆媒的网络平台,对于所谓的敏感话题,要用各种奇葩的替代方式,才能进行有限的简单交流。从过去的“道路以目”,到如今的“网路靠悟”。公权力滥用造成了一个无尽苦语的时代。
实践证明,只改革经济,不维新政治,只追求器物,不注重文化,那种畸形发展或弯道超车模式,注定是走不下去,甚至最终翻车的。这种预见,早在改革开放初就有人提出过;这种真话,也不知有多少人重复宣讲过。如今,后清的改革开放,和曾经前清的洋务运动,堕入了同样的发展陷阱。历史的重演,既让人错愕,也让人叹息,更使人痛心……
目前,民族脊梁那些零星的闪光思想和优秀成果,需要集中起来成为一束束明亮的星光,以期划破东亚漆黑的夜空,让仍处在铁屋子里的同胞不至于绝望。因此,发自由的言论,写优美的文章,出优质的图书,存闪光的思想,保留中华文脉之根,是海外华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然而,如今是小视频充彻网络,甚至泛滥成灾的年代,而且这种趋势似乎不可阻挡。当全民族普遍形成懒于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以后会有很多人不会书写,也逐渐不会阅读了。从长远发展来看,汉语的应用和发展却处在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境地。
天问学会此前就有意涉及图书出版的项目,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作为一家出版机构,天问有发行渠道,有排版技术,有编辑能力,能轻松为朋友们实现著书立说的愿望。天问出版的图书将尽可能地获得北美知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将来时机成熟之时,这些文化思想的种子就可以在中国大陆自由的播撒。
文字的亘古魅力,自然不必多言。古语云,文以载道,书以著述。天问致力于出版设计内容精致的高端图书,将定期为作者提供销售明细清单。
寻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诚信合作、共同发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