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025

京华旧梦赤子诉,面目全非无题解

 京华旧梦赤子诉,面目全非无题解

----悼念章立凡先生并和诗一首

 

章立凡无视司马南

吴称谋

 

        20256月初,北京著名独立学者章立凡先生去世的确切消息,经著名独立记者高瑜发送推文才得以广泛公开。直到此时,章立凡的骨灰已经非常低调隐秘地安葬在北京怀柔九公山陵园。让很多海内外同仁诧异费解的是,章先生去世在20253月,也有人说早在2024年9月,为何噩耗封锁如此之久?其家人必有不便公开说出的苦衷。

        或许,存在家庭出身和自身背景的缘故,章立凡是著名民主党派人士章乃器的儿子,另外,章立凡本人继承了乃父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他毕其一生,对时弊直言不讳,为公义挺身而出。从改革开放至今,章立凡是中国大陆非常知名的,有相当影响力的独立学者之一。

        章乃器是民国时期“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之一。救国会七君子的其他六人分别是沈钧儒、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章乃器在五七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章立凡也因此受到一生的牵连。

        按 “死者为大”的中国传统,当局应当给予一些方便及帮助才是。如此草菅人命,何以告慰天下百姓?应当说,章先生过世时距离6月的敏感日子还很远,如此草木皆兵,惶恐不安?真让人们匪夷所思。 

        在文字狱盛行的当下中国大陆,这种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了。有些时候,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有声抗议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记得当年胡适的儿子胡思杜被迫发文批判自己的父亲,寄居美国的胡适得知后说过一句话,那里连沉默的自由都没有了。

        近日,从前独立中文笔会会长、诗人蔡楚的邮件看到章立凡在2024年秋在推特上发表的一首诗,

 

七律 《无题》

章立凡,2024821

 

帝京城郭尽凋残,作秀申遗枉自欢。

故址重修无永定,危楼新筑岂天安?

国门基上殭尸卧,墓道碑前魅影单。

造梦谁知收梦处,煤山老树久孤寒。

 

1:不顾梁思成反对,北京市旧城墙于1950-1970年代被基本拆除。

2:永定门1957年根据苏联砖家意见拆除,2003年在原址上重建。

3:天安门于196912-19703月被秘密拆除后重筑。

4:原皇城正南门先后称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1959年拆除。1976年建毛泽东陵墓,压在国门原址上。

 

        本人读诗有感,欣然和诗一首。一是为了悼念章立凡先生,二是为了反思历史教训。

 

和章立凡诗一首《七律·古皇城》

 

帝阙残垣遗见证,傅将悔恨共悲欢,

红朝旧制欠平定,党国新梦无泰安。

广场中央僵尸卧,故宫前面墓碑单,

待时冤孽魂归处,槐树歪脖不胜寒。

 

        此诗的韵脚完全依照章立凡的这首诗。七律初稿发在独立中文笔会邮件群组,笔友刘路(李建强)指出音律和格式存在问题。承蒙商讨,本人随后按照格律和平仄作了修改。刘路建议修改的诗句摘录如下:

帝阙残垣草木寒,孤臣遗恨泪痕干;

旧制难扶危厦倾,新炊未熟晓炊(风)残。

 

        当年中华民国将领傅作义将军投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不愿炮火硝烟毁了北平那座历史建筑名城。记得曾经有部电影记录了那个历史事件。为了突出历史细节,影片镜头中的周恩来还特意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标出那些地方和建筑,炮弹一定不能打。

        所谓的老北京,又被称为四九城,即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内城九门: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然而,在和平年代,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却被无知者们拆毁的面目全非,如今只剩下皇城部分,这让几代的亿万国人痛心不已。从国共内战,到1950年代开始撤除老城墙,也没有过几年,善于表演的伪君子周恩来,就将曾经的初心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了。

        当年参与其中的决策者们,后来也多有不幸,其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映衬出曾经那段荒诞的历史。如北京市长彭真,副市长吴晗等人。作为最大决策者的毛泽东,也是深陷帝制窠臼而终身不能自拔,其人生和政治悲剧,与这座古城有相当大的关联。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具体的历史缘由和深层因果,非常值得时下当权者们警醒与反思。

        最后,撰写挽联一副,以示追思纪念:

 

勿忘乃父之志,以独立之精神立凡成器;

不弃初心之愿,以自由之思想治学屹世。